我闭上眼睛,用双手去触摸---空气中流动的、漂浮的、无重力的、无形的、无法确定的一切......然后用咒语命令它们现身---显现它们物化的身。谢东
骨瓷与谢东: 骨瓷是于1794年由英国人发明的。因在其黏土中加入牛、羊等食草动物骨灰(以牛骨粉为佳)而得名。 骨质瓷中氧化钙的含量越高,色泽越好。而在自然界中,氧化钙的来源不多,所以选择动物的骨粉作为氧化钙的来源。一般说来,原料中含有25%骨粉的瓷器则可称为骨瓷,一般骨瓷色泽呈天然骨粉独有的自然奶白色。如果骨粉成分为40%以上,器具颜色则更呈乳白色,属高档骨瓷。我国只有唐山、淄博等地的少数厂家生产出口。 谢东的作品,几乎都是通体剔透的洁白色,这是因为谢东要求自己的作品骨粉含量一定要达到43%以上,这样使骨瓷显得更洁白、细腻、轻巧,并且比一般瓷器薄, 强度高于一般瓷器。但是这样一来,作品的成型难度就相对变大,骨粉的含量越高,黏土的成分就相对降低,在制作过程中就越易烧裂,在成形上需要更高的技术, 增加了烧制难度,所以更加珍贵。 谢东形容她与骨瓷之间的缘分,开始是因为“一见钟情”,而之后是因为“心有灵犀”。谢东相信,骨瓷这种材料一定与她灵魂中的某种东西特别谈得来:“它们时而窃窃私语,时而开怀大笑。“ 在最初开始创作时,谢东尝试了各种材料来表达”皱褶“的想法,但都没有找到感觉。偶然间,她在唐山的一间工厂邂逅了骨瓷。“它那么脆弱,那么剔透洁白,又非常的通透,它非常的完美”,在谢东心里,“骨瓷是上天赐给她的礼物”。与很多对作品形态”掌控欲“很强的设计师、艺术家不同,骨瓷最让谢东深深着迷的恰恰是它的”不可预见性“:烧制好之后的骨瓷作品会收缩百分之十七,并且放在不同的温度下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。 独特的烧制过程和骨碳的加入,使瓷土中的杂质被消除,骨瓷显得更洁白、细腻、通透、轻巧,极少瑕疵,并且比一般瓷器薄,在视觉上有一种特殊的清洁感。骨瓷这种敏感、脆弱的感觉,让谢东找到一种感觉上的契合:她灵敏的感受力找到了从内到外都最完美的呈现载体:通过骨瓷的细腻,谢东敏锐又安静的诉说着她感受到的最微妙细腻的、最耐人寻味的瞬间。 但“看似脆弱“的骨瓷,其实是”外柔内刚“的。骨瓷的强度高于一般瓷器,是日用瓷器的两倍。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,把4只骨瓷杯子垫在一辆劳斯莱斯车轮下,这4只晶莹的杯子竟能胜任支撑房车的重量。我尝试着去了解这个总是神采奕奕、爱风爱水爱猫猫狗狗的女子为什么会对刚柔并济的骨瓷如此钟情?谢东给我的答案一如她的作品和她的笑容一样从容坦率、云淡风轻:这些作品不牵扯到任何具象的爱憎,它只是对瞬间的呈现对真实的捕捉。而她与骨瓷的对话也许还会持续很久,但”如果有一天他们无话可谈了,我就停止使用骨瓷这个材料“。对于谢东,”骨瓷“是特殊的,但也只是一中特殊的物料:真正赋予骨瓷生命力的,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,是创作者和使用者对生活最真实的感受。
|
版权声明
本内容由“太平洋时尚网“原创,未经允许,请勿擅自篡改、抄袭或转载。如有任何合作意向或疑问,请先与我们联系。